電腦科目標
本科的目標是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掌握各種資訊及通訊科技的設施和應用軟件,幫助他們裝備足夠的知識和技能以應付學習及未來工作上的需要,並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創造及解決問題的共通能力,以及發展他們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潛能。
此外,本科亦透過研習社會上資訊及通訊科技的發展和影響,培育學生正確地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和態度,成為一個良好的數碼公民。
課程特色
◎重視培養學生應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及自學的能力:
學生學習應用課堂中常用的學習軟件和電腦平台,如Iclass互動學習平台、EVI Garten學習平台、Kahoot!問答系統、Zoom視訊會議軟件,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科中使用資訊科技學習時更得心應手。



◎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潛能:
學生透過參與校內、校外各類型的電腦比賽,如運用不同的繪畫及電腦軟件設計聖誕賀卡,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像力。學生的作品在不同的比賽中屢獲殊榮,值得讚賞。



透過益智及有趣的電腦遊戲和活動,學生從中掌握操作電腦的知識和技巧。




◎課程生活化,著重提升學生於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能力:
學生學習使用電子地圖、交通工具apps、銀行自動櫃員機、電子消費等學習內容,掌握應用資訊科技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發展職業技能,提升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工作能力:
在高小和中學學習階段,電腦科會因應學生的需要加入與工作技能相關的學習內容,
如:速成輸入法、文件、簡報、試算表、電子郵件,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資訊科技工作技能。



◎滲透STEM教育,推展跨學科知識和技能的應用:
配合STEM教育的教育發展趨勢,電腦科加入了新穎的創科學習內容,藉著「動手做」的STEM活動,讓學生學習綜合應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
學生透過平板電腦進行積木手帶設計,並把設計圖拼製成實體手帶,了解設計和製作的關係。



學生學習運用Tinkercad 3D設計軟件、3D立體設計筆、 3D立體打印機、3D立體食物打印機等,綜合應用數學、工程、科學、設計等知識,製作不同的立體模型。
.jpeg)
.jpeg)




◎透過學習編程,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
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適應未來創新科技的發展,在電腦科課程中滲入了不同的編程學習任務,讓學生們透過編程遊戲、控制機械人、設計Micro:bit程序等,掌握基本的編程技巧。




◎讓學生體驗各種科技設備,掌握社會資訊科技的發展:
學生透過進行Cave VR遊戲體驗、VR眼鏡沈浸體驗、應用360相機及操作航拍機進行拍攝等活動,加深對社會資訊科技發展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