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特式:
常識科的課程具備開放和靈活的課程架構,並訂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透過六個學習範疇(健康與生活、人與環境、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社會與公民、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及了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為學生建構學科知識、發展共通能力,以及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
(二)課程目標:
1. 培養學生關注健康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建構正向價值觀。
2. 提升學生的責任感,認識自己在家庭、學校及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
3. 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幫助他們有效地學習和運用共通能力。
4. 誘導學生關心及愛護周遭的環境,實踐環保綠色生活。
5. 培養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
(三)運用適切的教學策略及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
1. 專題研習
2. 合作學習
3. 時事教學
4. 實地考察
5. 多感官體驗
6. 探究式實驗學習
7. 應用思維學習工具進行分析
8. 跨學科課程整合(包括推展STEM學習策略)
(四)課堂剪影:
透過專題研習,讓學生對單元主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透過探究式實驗學習,培養學生對自然及科學原理的興趣和好奇心。
善用科技為學生提供多感官體驗,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jpeg)

推展STEM及進行跨學科學習,協助學生融會貫通其學科知識。

.jpg)

善用思維學習工具,提升學生明辨性思考能力。
安排實地考察以鞏固所學,並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推廣合作學習,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